第1005章 牧人

  世界依然在发展,时局依然在变化。

  唐觉晓每日早睡早起,观日出日落,读读史,学学经,再看一下各学科发展,经常会有所收获。

  是个人就缺钱,这是唐觉晓最近发现的。

  特别贫困的人缺的是吃饭的钱,条件稍稍好点的人,也缺买房买车的钱,条件再好一些的人,缺买奢侈品的钱。

  这阵子看到曾经很仰慕的一个演员,居然去做婚庆主持,连中美合拍的事都忘了,估摸着也是缺钱,缺买什么的就不知道了。

  意识到了人们普遍缺钱后,唐觉晓觉得,控制一个人还是蛮简单的。

  世界一直在发展,当初年轻时候的唐爸,最高愿望不过是买一部自行车,想想现在的人追求的商品房、小汽车,将来肯定全民拥有,毕竟经济规律就是这样的。

  唐觉晓思考的是下一个“商品房”、“小汽车”是什么……

  古时候掌握着一门技术,那就不愁没饭吃,现在目前依然如此,甚至更简单。不管是磨豆浆、炼油辣子,网上随便就能找到以前的秘方。但这生意能做几年,就不知道了。

  唐觉晓无聊之余会琢磨一个人怎么样能够变强。

  一命二运三风水,命确实是最重要的,王子聪生而富贵,有些人生在山区里、边境小村庄里,一辈子都难达到王子聪的开局。

  紧接着重要的就是运了,大强子人民大学毕业,一开始开店倒闭,进传销没满一年就严打,这是能力不够,也是时运不济。卖盗版光盘的时候沸点来了,他送货上门,这就是他的运气来了。

  第三重要的是风水,但一般人不会看。

  要是处于古时候,唐觉晓会先钻研地质、水利,紧接着到农业、健身,他的下限是保一方平安,上限是萧何、张良。因为怕死,不会是韩信或刘邦。要是什么著名建筑物出事,24小时内20公里内找不到他。

  换现代也简单。

  一些人留学之后就移民了,这在唐觉晓看来很奇怪。

  欧美很多方面确实比中国强,但唐觉晓寻思一阵之后会产生一个问题:是不是我把这部分建设好了,钱就归我?

  同理南桂很弱,山里各种建设在发达地区的人眼里宛如垃圾……搞好了,钱是不是就是做的人的?

  四积阴德也简单,只要官府体系还能维持,官府必然鼓励行善,并且是无限持续的行善,找到利润点就行,比如最近唐觉晓在想办法忽悠环保局。

  五读书是最基本的,按科学分析,120的智商足以胜任任何工作,也就是说120的智商只要开发得当,985、211是可以的,而智商、情商可以锻炼。

  这是一个大争之世,国外以国人人都是公司老总,观国内鹏城情况,未来20人里必出1个老板。只是,不一定是混得好的老板。

  再来个危机爆发,聪明的人自己就崛起了。

  不过,人心向往做资本家,未必就是好事,因为才能等因素,大多数的人老老实实打工一辈子,会生活得更好。

  唐觉晓目前已经是大资本家,他最在意的是和各个高校的合作,只要最聪明的人在他手下,他自己不浪,那就会有无限可能。

  不管是盛唐内部、家里、族里、乡里,只要唐觉晓开口说几句话,基本上别人就会听他命令,他确实也擅长一些建设。要放古代,估摸着很快就会有他是王佐之才之类的评价传出。

  生活没什么不好,就是腰酸腿软……

  以及经常只能拿80%的智力来工作……

  年轻的时候都是男的欲望更强烈,但随着年龄渐长,慢慢会反过来。特别是傅梦瑶意识到了自己再怎么努力,在才干上也不可能和唐觉晓并肩,而且这甚至没多大用处,反而是给老唐家生儿育女,唐觉晓这新世纪进步青年,也会变回老学究,觉得她是老唐家的功臣……

  惯例的早起读书,也只有早上能读书了,晚上实在是没精力。

  不管是看经还是看史,各种东西,唐觉晓都会写个人注解。

  古时候书还是比较容易弄到的,难弄到的是有各种人写注解的书。关公爱读《春秋》,但读的不仅仅是《春秋》。

  唐觉晓看了一个小时的东西,最后在书本上写了几句诗。

  “本为贵公子,平生实爱才。感时思报国,拔剑起蒿莱。”

  陈子昂的心思,唐觉晓这会儿多少有点明白。

  一个刚好处于温饱线,终日里奔波为糊口的人,让他说爱国,这是不现实的,这样的人努力赚钱才是正道。

  过得不错的人,思考爱国才是对的。毕竟国家没亏待这人,怎么能不回报一二。

  唐觉晓内心中有“忠”的一面。

  自幼就过得不错,也学到了各种本领,看着人们生活艰辛,有时候心中难过,就会帮人思考。

  但他心中也有“奸”的一面。

  紧接着他又写下了两句诗。

  “丈夫不报国,终为贫贱人。”

  老陈家人才济济,陈邦彦是南明抗清义士,其子陈恭尹也是义士、智者。

  陈恭尹写这两句诗的时候,想法肯定是伟大的,但唐觉晓这会儿可能会故意把书读歪……

  丈夫不报国,终为贫贱人?

  那丈夫报国了,自然就有富贵了。

  不管是哪个人,他站到了唐觉晓面前,唐觉晓一会儿就能发现对方自己不知道的自身值钱的东西。哪怕一个人真的是一穷二白,唐觉晓以资本家的角度,会思考一个人有两个肾,是不是太多了。

  不仅仅是人,随便一种生物,动物也好,植物也罢……反正思考这玩意儿的开发,已经成了唐觉晓本能。

  各学科里最穷的农科,唐觉晓觉得他们挺有潜力的。

  农业里最不值钱的挑粪的,唐觉晓也觉得他们挺有潜力的。

  那对厉害一点的行业,唐觉晓岂会没有想法?

  哪怕是各种最基层最苦最累最贫困的,比如官府最基层做精准扶贫的,如果是唐觉晓去做,他大概能很快琢磨清楚被扶贫对象的内心,然后投其所好。甚至给对方植入某个思想,让对方听自己的话行事。接着扶贫工作慢慢就好做了,对方的确赚到了钱。

  至于为什么最赚钱的变成他唐觉晓,这点解释不清楚……

  谁是水稻、玉米,谁是名贵红木,哪里适合干什么,这些唐觉晓是很容易看出来的,做互联网+也有思路。

  简单说,唐觉晓依然是在做农业,他是在牧人。

  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