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3、被迫下乡的知青(二)

“安安这孩子怎么回事,他舅舅好心为他来讨公道,这…………唉。”。

周爷爷住的是市机械厂的家属院,周安的舅舅撕逼还是特地选在了这里,来来往往的人多啊

周安和舅舅走后,周爷爷和老伴也回了家,一位凌乱在风中的大妈站在院子里嘀咕道。

这孩子,难不成脑袋被驴踢了?怎么连好坏都分不清了,他舅舅好心来帮忙,他可倒好,反手还捅了他舅舅一刀。

“行了,走吧,走吧,回家吧,现在已经这样子了,你让他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办?和家里撕破了脸,又能得着什么?还不如装不知道,没准老周良心发现,还能给他寄点东西过去呢。”大爷拽拽老伴的衣服,皱着眉道。

唉,这个可怜的孩子,亲爹现在生死未卜,爷爷居然又是这个样子。他也看不惯老周的行事,不过,能力有限,除了长叹一声,也做不了什么。

“你不是说梦话呢吧?向来只听说过为了亲儿子算计别人家孩子的,为了一个没血缘的外八路的孙子,算计亲孙子的,还真少见。什么东西!”大妈撇撇嘴,也跟着老伴回家了。

她可不相信周志峰会有什么良心发现。

她也心疼周安,不过,确实也是帮不上忙。

“老周真是……………”一位看热闹的大爷背着手,摇了摇头,看来老周的这位继老伴枕头风吹得不错啊,这都什么事儿哟。

*

“安安,你说什么?把周旭和周光也弄下乡去?”杨大海再次确认道,他怀疑自己耳朵花了。

“是啊,本来最开始的名单上,是周旭的,他亲奶奶不是心疼他吗?我就要让也下乡去!不只他,还有周光。老话不是说,受人滴水恩,要涌泉报嘛,我也准备给我这位继奶奶涌个泉呢。下乡这样的好事,她肯想着我,我也会想着她孙子的。”

周安爽朗地笑道。

来而不往,非礼也。

杨大海点了点头,外甥没糊涂就成,刚才他还以为外甥被人卖了还要给人家数钱呢。

“你准备怎么做?说出来,看舅舅能不能帮上忙。”外甥不吃屈的性子,一看就是随了他们老杨家。

*

当天下午,周安的爷爷周志峰思想进步,准备响应号召,把三个孙子都送到乡下做知青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机械厂家属院。

这年头,因为知青下乡的事儿,家家都愁坏了。乡下什么样儿,前面去的几批也有写信回来的,一个字,苦!

吃,吃不上。穿,穿不上,住,住不上。到了乡下,人整个就一泥腿子。而且还是这辈子就陷在乡下了。以后和城里的兄弟姐妹,就是一个天,一个地。

就是当父母的,伸出去的手指头再不一般长,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将来的人生中,差距这么大。

可每家都分摊了指标,不去又不行。有些心计的,就开始算计了。

像当叔叔的算计亲侄子的,当爹的算计继子继女的,多了去了。像周安他爷爷这样,胳膊肘往外拐的,不多吧,也有。刚开始的下乡名额是周旭的,大家也心知肚明。

就算不知道的,上午周安他舅舅刚来家属院闹了一场后,也都知道了,他周志峰不是个东西,用亲孙子把后老伴的亲孙子换下来了。

怎么才过去没多半天,风向又变了?就成了周志峰要主动把家里的孙子都送到乡下去?

当初为了把亲孙子留在城里,周志峰那个后老伴可没少找关系,这在家属院也不是什么秘密儿,当初名单下来的时候,上面有谁,大家都心里有数。

要是周志峰,或者说他的后老伴有这种精神,当初何必费那个劲花那个钱托人送礼走关系呢?

怎么一个卑鄙无耻的人突然就跟换了个人似的,变得形象高大起来,这说的是一个人吗?

大家都半信半疑的。

不懂就问。有些人就上了周家的门,去打听这事儿。

“咦,安安没在啊?”几个吃瓜群众一进门,发现周志峰和后老伴,后老伴带来的儿子周建民,还有周建民俩儿子周旭,周光正在客厅里坐着,客厅的一角,周建民的媳妇正炒菜做饭呢。

“来,坐。安安这不是要走了吗,可能出去跟小伙伴们告别了吧。”周志峰解释道,心说周安也是的,他舅上午刚来闹这么一出,天都快黑了也不回来,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这,让别人看了可不就得多想吗。

“秀菊,安安要下乡吗?”王大妈扯了把椅子坐上,冲周爷爷的继老伴问道。

你们周家这消息,一会一变的,谁知道下乡的是哪个。

“嗯,对啊。”周爷爷的继老伴点了点头。“安安这孩子,一向追求进步,这不是,一听说要下乡,主动就报名了。结果,还引来了他舅舅误会。你说说的。这下乡的事,我们可没掺和,刚开始我们都不知道,还是他舅来找我们闹,我们才知道的。”

趁着这话头,再把她用周安换周旭的事洗一洗。

“哦,这样啊。”张大妈点点头。“你们家,这思想还都挺进步的啊。”

周爷爷的继老伴一听,脸上乐开了话。张大妈一看就是会接话滴人呐。她得意地挥了挥手:

“那可不,安安他爷爷,在单位,好歹也算是个领导呢,别的不说,这思想觉悟绝对没问题。”家里的下乡名额,用他亲孙子完成了。

几个吃瓜大妈听这话差点没呕出来,心说,忘了前几天你们昧着良心让人家周安去顶替周旭下乡的事了吧。

“我听说,你家老周这是准备把三个孙子都送到乡下去?”张大妈开口问道。

“你听谁说的,没有的事。”周爷爷的继老伴一听,脸当下就黑了,腾得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。

她的宝贝孙子才不要下乡,去做泥腿子。这要是下了乡,一辈子就完了,耗在农村里,连个出头之日也没有。

不然,她没事吃饱了撑的吗,去走关系,送礼,托人情,还不是为了让亲孙子能留在城里。

“是啊,张姨,我们家里要下乡的是安安,你听谁说的,听岔了吧?”周建民心里不由得也紧张起来,直觉告诉他,这风声好像有点不对啊。

“不可能----------------”张大妈挥了挥手,刚要反驳,被王大妈截住了话头。

“可能是我刚才听岔了。那个,对了,安安要下乡了,秀菊,你们给安安准备了什么东西没?”王大妈对着周爷爷的后老伴问道。

这孩子去了乡下,轻易是难见一面了。而且这辈子,能回城的可能性都不大,可家家都有名额,还必须得有人去。为了补偿下乡的孩子,家里多多少少地都会给孩子准备些吃食,各类生活用品的,一些钱还有粮票之类的。同时也是为了孩子能有个过渡,慢慢适应乡下的艰苦生活。

“准备了,准备了,我给安安准备了床被子。还有些吃的。”周爷爷的后老伴点了点头,周安在家里的被子,就让他带走好了,反正也是旧的了,就是拆了也没人愿意盖。至于吃的,多多少少的他们总要做做样子。

“那钱和粮票呢?工业票之类的呢?”刘大妈心说,什么准备了被子,绝对是孩子在家里盖的那床被子,还准备被子,呸!谁家心疼孩子的,不是准备钱和粮票呢。

“哦,这个……………”周爷爷的后老伴也是下意识地一楞,这个,有被子有吃的就可以了,还准备什么钱?不过她装了一辈子了,马上周安快走了,这辈子可能以后也见不着了,她肯定不能在这掉链子。

“准备了,准备了。”

“多少钱,多少粮票啊?”张大妈也是讨厌,准备打破砂锅问到底了。

“哦,这个啊,这不,刚才我们正在一块儿商量这事儿呢嘛。这孩子要走了,我们也是心疼得紧。准备多给孩子带点呢。”周爷爷的后老伴赶紧打马虎眼。
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王大妈点了点头。“俗话说,穷家富路,你们可得能安安多塞点钱和粮票。老周,我听说,安安他爸走的时候,可孝敬了你不少钱呢。”

“那些钱,都用来给安安当抚养费了,哪里还有多余的?”周爷爷不自然地笑了笑。儿子下乡前,把大部分积蓄都给他了,到如今,虽然还剩了些,但是也不多了。老伴说的也没错,要是留安安在城里,以后他哪有能力给安安娶媳妇哟,还不如丢到乡下去锻炼。

*

从周家出来,张大妈不禁埋怨上了王大妈。“书芬儿,刚才你怎么不让我说啊,他们家倒底是几个孙子下乡啊,这家属院都传遍了啊,咱们仨不可能都听岔了吧?”

“我跟你说啊,这事儿,蹊跷着呢。咱们何必蹚这个浑水?”等着看稀罕就完事了。王大妈劝道。

“就是,就是,管那么多干吗?”刘大妈点点头,其实去了周家一趟,该知道的她们也都知道了:家属院流传周家准备送三个孙子下乡,但是周家并没有这个意思。

俗话说,无风不起浪,这个传言也不是石头缝里崩出来的,想必就是冲着周家去的。

唉,周志峰个老东西!安安亲娘没了,亲爹也下了乡,按理说,就剩安安这么个亲孙子了,宝贝还宝贝不过来呢,。他们厂里也不是没有那种,当爷爷的为了保住孙子不下乡,把工作让出来给孙子接班的。

结果,他周志峰就能狠下心来,为了一个外八路的孙子把安安弄到乡下去。

也不怕亲儿子哪天回来跟他拼命?还是觉得亲儿子这辈子回不来了?

“后天知青们就该下乡了,周家到底是去几个,到时候就知道了,搞不好啊,咱们还能看场大戏呢。”王大妈想了想那画面,感觉---------------------挺美的。

*

几个吃瓜大妈走后,周家陷入了片刻的寂静。

“妈,你说,下乡这事,会不会有什么变动?”周建民还是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。

“没事,甭答理她们,那几个啊,没事就到处传瞎话,吃饱了撑的。”周爷爷的后老伴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,她心里清楚,这几个人啊,是看不惯她拿周安换掉周旭的事,上她家里来找不痛快了。

算了,反正后天,周安就要下乡了。到最后,下乡的会是周安,留在城里的,会是她的亲孙子,谁笑在最后,谁笑得最好,她都笑到最后了,别人几句不痛快,真不值当往心里去。

只是,她没想到,她笑得还是有点早了。第二天一大早,知青办的人就上门了。

作者有话要说:感谢在2020-11-0101:07:41~2020-11-0119:00: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:想要个影分身上班2个;

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